图为发布会现场。李莹 摄
济源因济水的由来而得名。这里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也是全境唯一规划建设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近年来,济源坚持创新引领、蓄势待发,与工信部火炬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3.44%,位居全省第二。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居全省第一。
当天,庄剑秋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济源创新平台正在加快建设,已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2个,中原学者工作站挂牌2个,产业研究院7个投入运行。同时,创新人才集聚加快,灵活引进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计划专家等98名高层次人才,为济源高水平人才和智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
济源因工业而富强。加快产业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近年来,济源立足转型发展关键期,努力再造优势、换道引领。如今,优势产业集群已成为趋势。有色金属产值接近2000亿元。特钢跻身中国优质特钢前列。电子信息、纳米材料、水处理剂、高性能合成金属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总量的10%。济源合达纳米公司产业比重达20%,营收超350亿元,成为全省首批专攻新型细分领域的产业链龙头企业。
作为河南省唯一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济源城镇化率达到69.07%,城乡一体化水平达到80%以上。济源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示范区的制度优势,重点领域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承担了8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农村产权制度、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及建设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在全国落地。全省乃至全国
2024年前三季度,济源加工贸易进出口额221.5亿元,增长22.9%,占同期济源进出口总额的62.8%……贸易亮点频现,进出口额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济源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显着提升。济源海关开闭关,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二。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国家级加工贸易工业园区。
庄剑秋介绍,济源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开展招商活动4300多批次,签约项目470多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与中国油烟等10余家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引进投资60亿元的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生产线等一批大好项目,吸引外资的“萧条效应”日益显现。
“济源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每年70%以上的财力投入到民生上。人均GDP达到11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至1.62:1。”庄剑秋说,近年来,济源还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户。 (超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zhklm.com/html/tiyuwenda/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