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小麦是如何后来居上,击退北方的水稻,推翻小米,成为北方的顶级粮食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是怎么来的。
小麦的故乡在遥远的西亚。为什么我们在谈论某些外国技术和产品时,往往会提到它们的产地?根本原因是西亚是人类农业的起源地。农业革命的火焰从西亚点燃,进而引发一场又一场的技术革命,并波及世界。
最早发现的小麦遗骸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最早栽培的小麦有两个品种。古人首先驯化二粒小麦,然后将其与山羊草杂交产生二粒小麦。 ,这两种都不是我们今天享用的小麦。大约8000年前,二粒小麦向东传播到伊朗高原,与当地的野生山羊草杂交,形成了栽培小麦新品种——六倍体小麦,如今被世界各地人们广泛种植。该小麦品种覆盖95%的小麦种植面积,也称为普通小麦或面包小麦。 “六倍体”是指小麦基因组由三(六)组相似但不同的基因组整合在一起组成。我们自己的基因组可以被认为是“二倍体”,由两个来自我们父亲的基因组和一个来自我们母亲的基因组组成。
成熟的小麦。摄影/修补猫泥,来源/土冲创意
六倍体小麦的出现简直就是古代的一大“基因工程”。小麦的美味和高产让古人如获至宝,很快就流行起来。几大古代文明,如两河流域的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后来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等。他们的出现和繁荣都是建立在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生产之上的。在工业革命之前,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
如果用一件且仅有一件物品来代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很多学者认为只能是小麦,而得到小麦的人就获得了文明。
早在7000多年前,小麦就已经向东到达中亚。例如,小麦种植在科佩特山脉北麓,即现在的土库曼斯坦。但此后,小麦东进的脚步就停止了。这种停顿持续了数千年,东亚地区还没有蒙上小麦的影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地理的障碍阻止了小麦到达中华大地,还是我们的祖先只愿意吃小米和黄米而拒绝吃小麦稻?
根本原因是小麦的植物特性令东亚农民头疼。
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地中海气候地区。学过中学地理的读者都会知道,地中海气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气候。大多数气候冬季寒冷多雨,夏季温暖多雨。然而,地中海气候的降雨量则相反。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降雨具有季节性。主要以冬春两季为主,即冬季播种,夏季收获小麦。
我国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炎热多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 “春雨贵如油”。在小麦最需要水的春季,我国恰逢少雨季节,不利于小麦生长;夏季小麦收割时,雨水较多,不利于小麦成熟和收割。
正是小麦生长周期与中国当地气候的不相适应,阻碍了小麦东扩的步伐。因此,小麦一直无法进入中国的土地。
毕竟小麦属于旱地作物,因此比水稻更能适应中国北方的干旱环境。至于春季缺水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春时人工浇水来解决。小麦在中亚“休息”了近3000年之后,终于来到了东亚。小麦的引入,使我们的祖先开启了当地灌溉农业的历史,甚至需要修建大规模的水利设施来满足小麦的“饮水”需求。
小麦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和古代记载来确定时间,但首先我们必须单独列出并谈论中国的阿尔泰山脉。
由于阿尔泰山脉靠近中亚,那里很早就种植了小麦和青稞。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通天洞遗址中发现了碳化的植物种子。经过分析,他们发现其中含有小麦和裸露的大麦,其年代可追溯到5200年前。由于阿尔泰山脉的纬度高于中亚大部分地区,白天较短,气温较低,因此种植小麦也需要改良品种。生物学家推测,小麦被引入该地区后,与当地野生大麦杂交,从而获得了能够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茁壮成长的重要基因。小麦最终实现了本地驯化,成为土特产。重要农作物。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看中国的国界,小麦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传入北疆了。那么,小麦是什么时候穿过西北的沙漠和山脉,进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呢?
商周甲骨文中曾出现过“来”、“麦”两个字,应该都是指小麦作物。当时古人可能用前者表示小麦,后者表示大麦。 《左传》中也有“周子有兄而无智,分不清米与米,故不能立”的说法。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贵族选择立谁为王的故事。如果不识豆麦(言下之意就是没有生活常识),就不能立为王,所以必须选周子为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麦已经是当时北方大国晋国的重要农作物,普通百姓应该都知道。
从这些文献记载分析,小麦必定在三千多年前就传入中国并为人们所熟悉。因此,小麦首次传入的时间还得推回到远古时期,这需要考古发现来帮助确定。
目前,中国北方出土最早的小麦遗骸在山东胶州。仅出土一粒小麦。通过碳14测年,该小麦的年龄为4,450年前。但胶州地区东南面是东海,属于中国沿海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比中原和西北地区距离中亚更远。因此,学者们仍不清楚为什么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小麦遗骸出现在山东沿海,而不是中原或西北地区。也许是因为当时中国北方也种植小麦,但种植量较小,各地很难留下什么遗迹。恰巧胶州留下遗迹。作为植物,小麦是一种容易腐烂的有机物,很难在考古遗址中长期保存。或者小麦的年龄等信息有问题。
从时间上看,欧亚草原带东部早在5000多年前就接受了小麦作为农作物,作为草原牲畜生活的食物补充。这个时间应该早于南方中原地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欧亚草原带是小麦运往中国的重要中转站。小麦首先由中亚北部传入阿尔泰山,后传至欧亚草原带东部,再南移至中原与草原交界处的北方山区,如阴山、燕山山脉,终于越过山区,进入中原地区。
撇开胶州的小麦不谈,中原和西北地区早在四千年前或更晚的时候就出现了小麦的踪迹。其中,青海、甘肃、新疆东部多处遗址出土的小麦测年结果距今已接近4000年。因此,从小麦东传的路线来看,草原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驿站,而新疆可能是另一条小麦进口路线上的一个驿站。
小麦是一种农作物,更容易在从事农业的人们中传播。与国内草原人民追捧的马车技术、青铜技术相比,小麦更受南疆绿洲人民的青睐。每一片小绿洲都是一片农业田园,期待着优质农作物增产。从中亚出发,只要小麦能够成功穿越帕米尔高原,就会进入塔里木盆地。盆地内部虽然是沙漠,但南北两侧分布着一系列绿洲。小麦沿着绿洲继续向东,进入适合耕种的甘肃河西走廊,再向东进入中原地区。这条路线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
田野里的绿色小麦。摄影/byrdyak,来源/图虫创意
一旦穿越山河进入中原,小麦就遇到了我们善于耕种的祖先和容易耕种的广阔土地。中华大地很快就迎来了小麦时代。麦子“背弃洋人”、“后来居上”的大戏正式上演,如在被誉为“秦川八百里”的关中平原。
渭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它流经秦岭和黄土高原之间,向东流入黄河。渭河的冲积物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土质松软,渭河及其小支流丰富的水源为灌溉提供了保障。关中平原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农耕区。
渭河。摄影/陈伟潇,来源/土冲创意
早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关中平原的古人就从狩猎采集经济转向旱地农业。当然,仰韶文化时代,关中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黍和黍。此外,该地区还种植南方作物水稻。陕西渭南一处遗址,发现的稻谷粒占已发现粮食总量的1/4。可见,水稻也是当地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仰韶暖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水稻北移关中平原的背后原因。
然而,在3700多年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虽然已经出现了小麦,但出土的颗粒占谷物颗粒总量的不到1%,对于当时的古人来说只能算是“零食”。数百年后,在中原遗址,出土的小麦占粮食总量的10%至20%,在粮食作物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黍、黍。到西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小麦籽粒数量和比例仅次于黍,远高于其他农作物,牢牢占据粮食作物的第二位。到了东周时期,小麦种植在一些地区已经成功地取代了当地的小米。比如上面提到的渭南遗址,不仅发现了小麦遗骸,而且数量惊人。小麦籽粒占出土粮食总量的80%。多于。
随着小麦的“攻城略地”,关中坪的水稻逐渐退却。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它一度能够进入北方地区,是因为它的产量比黍、黍都高。现在小麦的产量与水稻相当,而且需要的水比水稻少。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在竞争中逐渐落败,退居南方地区。
最终到了秦汉时期,小麦牢牢占据了北方粮食作物的榜首位置。中国古代的粮食格局由“南稻北黍”变为“南稻北麦”,并延续至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zhklm.com/html/tiyuwenda/7601.html